為什麼我打的貼文都沒有人想看?
想要寫部落格或經營社群,又擔心文筆不好、文章沒人看嗎?
辛苦整理好的報告提交出去,卻被主管只看了一眼就打臉沒重點嗎?
如果你想知道如何讓你的文字更有吸引力,讓讀者看完又接著看,對你的文章無法自拔,那這篇文章就是為你寫的。只要掌握讀者思維這個觀念,你也能寫出熱門文章。
這篇文章將告訴你
寫文章不是靠文筆
在開始之前要先來談一個寫作時常見的迷思,多數人都有「文筆不好,文章就沒人想看」的迷思。一般來講,這個說法是不成立的,除非我們在討論的是文學作品。
文學是一種藝術呈現的方式,因此注重文章的詞藻、聲韻等面向是相當合理的,但一般在發貼文或寫企劃案的時候並不是文學的藝術創作,因此不用擔心文筆不好導致沒人想看的問題。
但由於我們大多是在學校國文課學習如何寫作,因此我們寫作的價值觀都是由學校國文課建立的,國文課通常是以文學的角度看待一篇文章,才導致一般人都有這樣的迷思。
這裡我舉兩個反例給你想想看,
回想一下你國中時國文課本裡寫的那些課文,
裡面的文章優不優美?優美!
精不精煉?精煉!
同學們感興趣嗎?才怪!
這個例子顯示了即使是文筆非常好,甚至是足以成為教科書的一時之選都沒辦法引起讀者的興趣了,可見文筆就算再好,也未必能吸引讀者。
接著請你看看FB或IG上,那些幾百個分享、上千人按讚的文章,
那些文章優美嗎?未必;
用字精煉嗎?可能多少有些贅字,甚至還語意不通;
大家感興趣嗎?至少成千上百個人感興趣!
這個例子顯示了即便文筆不好也依然可以成為熱門文章,甚至有些文章內容你看起來覺得有點幼稚或語意不通,但依然可以吸引大量的讀者。
這就值得我們重新思考一個問題,如果不是文筆,什麼才是影響讀者想不想讀一篇文章的關鍵因素?
如果你是讀者,你對什麼樣的文章感興趣?

想知道讀者們在想什麼,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回想你自己當讀者的經驗。
你會對什麼樣的FB或IG貼文按讚?
你在什麼樣的部落格文章停留特別久?
什麼樣的報告資料讓你樂意花時間讀下去?
簡單來說就是吸引你的文章,那些文章往往能解決你的問題、給你有用的資訊,或是為你帶來娛樂效果,這就是你身為讀者會對一篇文章感興趣的關鍵。
有趣的是,我們做為讀者時都能夠敏銳分辨出對哪些文章感興趣、哪些文章不感興趣,但當我們變成作者時卻會頓時失去判斷力。這是因為你掉進「作者思維」的陷阱裡,才害你寫不出讀者喜歡的文章。
作者思維:我想寫什麼?
所謂「作者思維」就是以作者為出發點來撰寫文章,這樣的作者往往會把焦點放在「我要寫什麼?」、「我想寫什麼?」、「我覺得什麼事情比較重要?」
如此一來,可以確保作者確實充分表達了他的想法,但讀者卻未必會對這樣的文章感興趣。甚至連作者本人試著從讀者的視角重新看這篇文章時,自己也會覺得難以下嚥。
這也難怪許多人好不容易撰寫出來的文章常常被人看了一眼就滑過去,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你該試試看「受眾思維」!
受眾思維:觀眾想看什麼?
與「作者思維」相反的是「受眾思維」,當作者在撰寫文章時不再只有思考自己想要寫什麼,而是「我的讀者是誰?」、「讀者會對什麼感興趣?」、「我要傳遞什麼價值給讀者?」
當你為讀者著想,寫下戳中他們痛點的文章時,他們自然就會被你的文章吸引而來。人都是為自己著想的,唯有從你的文章可以得到價值,他們才會願意花時間閱讀你的文章。
所以當你再次把手放在鍵盤上時,想想看,你的讀者是誰?讀者們會對什麼感興趣?你要傳遞什麼價值給讀者?
在撰寫貼文時為讀者著想,寫下符合他們閱讀習慣的短文;
在撰寫部落格時為讀者著想,寫下能打中他們痛點的資訊文;
在撰寫報告時為讀者著想,寫下重點明確、論據清晰的書面資料。
既然撰寫文章要以「受眾思維」來思考,注重在文章可以提供的價值,就不得不提到一篇文章可以為讀者帶來什麼價值。清楚定位文章所要傳遞的價值,才能精準滿足讀者的需求。
最常見的3種文章價值

以下提供最常見的3種文章價值,分別是解決問題、提供資訊以及提供娛樂。根據文章的場合不同,文章所要傳遞的價值也不同,下面分別介紹這3種類型的文章價值以及要思考的受眾思維。
解決問題
這種類型的文章主要是服務遇到特定問題的讀者,並且說服他們採用某個解決方案,常見的類型有檢討報告、行銷文案、教育文章。
要解決讀者的問題,作者必須先釐清以下幾點問題:
「讀者遇到什麼問題?」
「為什麼讀者需要解決這個問題?」
「我的解決方案如何解決讀者的問題?」
「為什麼讀者要採用我的解決方案?」
例如我要寫一篇時間管理的文章,我可以先自己釐清這些問題,
讀者遇到什麼問題?工作忙到讓他們的時間不夠用;
為什麼讀者需要解決這個問題?這問題不僅會讓他們的工作佔去生活大部分時間,還會失去睡眠和休閒時間,不只工作績效降低,還會影響身心健康;
我的解決方案如何解決讀者的問題?只要事先規劃每天的工作進度,就可以把心力聚焦在重要的工作上,並且有效推掉不重要的雜務以提升工作效率。
為什麼讀者要採用我的方案?這樣一來讀者可以用更少的時間完成工作,騰出來的時間就可以留給自己和重要的人。
只要能在文章中充分表達以上幾點,你就可以寫出幫助讀者解決問題的好文章了。
提供資訊
這類型的文章主要在服務查找資料的讀者,但也有可能是遇到特定問題的讀者,只是他們自己沒有意識自己遇到問題,因此你的文章不只要提供充足的資訊,最好還能解決讀者的潛在問題。
身為作者的你,需要釐清以下幾點問題:
「讀者想要得到什麼資訊?」
「讀者需要這些資訊有什麼目的?」
「我可以延伸提供什麼價值幫助讀者達到目的?」
例如我要寫一篇比較股票和基金這兩種金融商品的文章,我可以先釐清這些問題,
讀者想要得到什麼資訊?讀者想知道到底投資股票比較好還是投資基金比較好;
讀者需要這些資訊有什麼目的?讀者想進行報酬高,又安全穩定的投資;
我可以延伸提供什麼價值幫助讀者達到目的?除了羅列投資股票和基金的優缺點外,我另外延伸介紹指數股票型基金(ETF),同時兼具股票和基金兩者優點的金融商品。
只要提供讀者想要的資訊,並且額外提供他從來沒想到的資訊,你也可以寫出一篇優秀的提供資訊型文章。
提供娛樂
這類型的文章相較前面兩者就較為主觀,需要依照不同的讀者屬性做調整,因此你需要更熟悉讀者的喜好。
例如時常分享自己生活的網紅若要撰寫娛樂型的貼文,要記得把自己放進文章裡,因為你的粉絲讀者是為了你而追蹤的;
如果是脫口秀演員,則要讓你的文章中擁有專屬於你的幽默,諸如放入自己招牌的反串橋段、地獄梗或諧音梗;
如果你是專門寫心靈文章的作者,則要讓你的文章符合你所經營的形象,確保你的文章符合追隨者的口味。
這一類型文章的靈活度特別高,並沒有既定的套路,只有一個原則是如果你想要讓你的文章被讀者們喜愛,就需要先做好功課認識你的讀者,掌握讀者的口味。
以上三種最常見的文章價值類型,根據你的需求設定好一個文章價值,就可以開始用受眾思維寫作了。
如果你是觀眾,你能否被你的文章吸引?
當你終於產出一篇文章後,為了確保這是一篇可以吸引讀者的文章,請你再次站在讀者的角度重新看看這篇文章,誠實地問自己「這篇文章吸引我嗎?」
這篇文章究竟提供我什麼價值?是解決問題、提供資訊還是提供娛樂呢?
寫作是一條不斷嘗試不斷改進的修行,即便第一篇寫得不盡理想,可以再寫第二篇、第三篇、第十篇、第一百篇,只要不斷的磨練,你也可以成為廣受讀者喜愛的熱門作者。
如果你還想深入了解更多如何利用讀者思維寫出具有吸引力的文章,那你絕對不能錯過這本《大人的11堂寫作課:實現讓生活、工作都成功的複利人生》

最後送上一句話:「不用很厲害才開始,要先開始才會很厲害。」
祝你也能寫出吸引自己、吸引讀者的文章。